第四届优秀青年设计师评选工作报告
协会在2020年开展“第三届优秀青年建筑师”的评选工作后,根据市住房城乡建委领导的指示和业内的建议,对优秀青年建筑师和优秀青年设计师的评选办法进行了调整,于2021年5月发布了新的《优秀青年设计师评选办法》,将“优秀青年建筑师”和“优秀青年设计师”合并,每两年评选30名优秀青年设计师,涵盖建筑、市政、勘察及其他行业的各类专业。7月中旬,协会启动了“第四届优秀青年设计师”的评选工作。目前,评选工作已经结束,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:
一、申报情况
本届共有29家单位108人申报,其中:建筑11人,园林景观8人,装饰1人,城市规划1人,结构17人,岩土工程6人,工程测量3人,道桥隧23人,交通工程3人,交通规划1人,轨道交通4人,给排水8人,电气智能化6人,暖通6人,通信工程5人,冶金3人,电力1人,水利水电建筑1人。详情见附件1。
二、评审情况
1、资格评审
由25名专家(包含5名重庆市勘察设计大师、18名青年建筑/设计师和2名行业知名专家),分设建筑、结构与岩土、市政、设备和其他5个评审组。通过资格评审的共100人,其中建筑组18人,结构与岩土组21人,市政组28人,设备组20人,其他组13 人。
2、专业评审
由35名专家(包含2名国家大师、7名重庆市设计大师以及26名行业资深专家),按资格评审的组别划分设置5个专业评审组,在专业评审中实行了专家双主审回避制。按照总体晋级50%的原则设置了各专业组的晋级名额。经评审共产生了50名晋级人选,详情如下:
组别
|
建筑组
|
结构与岩土组
|
市政组
|
设备组
|
其他组
|
合计
|
评审专业
|
建筑、装饰、园林、规划
|
结构、岩土工程
|
道、桥、隧、交通工程
|
轨道交通、交通规划
|
给排水、电气、暖通、智能化
|
冶金、通信、水利、测量
|
——
|
申报人数
|
18
|
21
|
25
|
3
|
20
|
13
|
100
|
晋级人数
|
7
|
11
|
14
|
2
|
10
|
6
|
50
|
晋级比例
|
38.89%
|
52.38%
|
56%
|
66.67%
|
50%
|
46.15%
|
100%
|
3、综合评审
由12名正副理事长、5名专业评审组组长和5名资深专家(包含1名国家大师、8名重庆市设计大师)共22人组成的评委会承担综合评审工作。综合评审由现场答辩和投票表决两个环节组成。
现场答辩分设建筑、结构与岩土、市政、设备与其他等4个组,每个组设置了晋级名额。每个答辩人答辩时间15分钟。经现场答辩环节产生出36名候选人,详情如下:
组别
|
建筑组
|
结构与岩土组
|
市政组
|
设备与其他组
|
合计
|
道桥隧
|
轨道交通
|
专业分布
|
建筑
|
规划
|
园林
|
结构
|
岩土
|
道桥隧
|
轨道交通
|
给排水
|
电气
|
暖通
|
智能化
|
冶金
|
电力
|
通信
|
测量
|
水利
|
答辩人数
|
4
|
1
|
2
|
8
|
3
|
14
|
2
|
4
|
1
|
3
|
2
|
2
|
1
|
1
|
1
|
1
|
7
|
11
|
16
|
16
|
50
|
晋级人数
|
2
|
1
|
2
|
6
|
2
|
10
|
2
|
3
|
1
|
2
|
1
|
1
|
1
|
1
|
1
|
0
|
|
5
|
8
|
12
|
11
|
36
|
评委会全体成员对36名候选人进行无记名投票,31名候选人得票过半,且最后两名票数相同。经评委会决定,不再对最后同票的两名人选再行投票,得票过半的31名候选人全部当选“第四届优秀青年设计师”。
当选的31名“第四届优秀青年设计师”,涉及15个专业,18家单位,详情见附件2。
三、评选工作总结
本届评选是在评选办法调整后的第一次,总体来说,评选工作过程顺利推进,评选结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。在本届评选工作中做了一些新的尝试,为今后继续开展这项工作取得了有益的经验,也存在一定的不足。这些经验和不足包括以下几方面:
(一)关于评选工作服务行业发展需要的问题
在本次评选工作中,针对我市近几年轨道交通行业在大力发展的同时,人才培养工作相对滞后的情况,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,最终评选出两名优秀的轨道交通设计师。为评选工作服务行业发展需要做了有益的尝试。在今后的评选工作中,应坚持这个方向,并予以制度化、规范化。
(二)关于专业评审中各专业之间的平衡问题
本届是历年申报人数最多,专业分布较广,专业之间以及专业内的竞争非常激烈。各专业的发展状况不同,用统一的评分标准衡量各专业人才质量的高低显然有失公允。在分组评审中,同组内不同专业的可比性不高,在组内统一排序也不尽合理。对于这个问题,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找到相对较好的解决办法。
(三)关于综合评审答辩环节组织方式问题
本次评选在综合评审中增加了现场答辩环节,考察青年人才的的综合能力。答辩结束后,绝大部分专家认为这个环节非常有必要,不失为甄别人才的好手段。但由于是第一次施行,尚未对细节做出更好的设计,需要在今后改进。
(四)关于给予评审组自由裁量权的问题
本次评选给予了评审组一定的自由裁量权,由评审组自行决定晋级人选中的专业比例和推荐排序。这一做法体现了对评审组专业判断的尊重。但也有不足,尤其是在综合评审现场答辩后的候选人推荐时,不同的组在专业评审与综合评审现场答辩分权重比上做法不尽相同,难免会受人诟病。这个问题在今后的评选工作应予重视。
(五)关于优青评选与大师评选名额匹配的问题
自2016年启动评选工作以来,已评选出180名优秀青年建筑师/设计师。重庆市设计大师迄今为止共评选出47名。优秀青年设计师作为设计大师的后备人才,其评选名额应与大师评选名额相匹配。目前大师评选已调整为4年一次,每次评选名额不超过10名。而优秀青年设计师评选为2年一次,每次30人。照此下去,设计大师与优秀青年设计师的数量比会越拉越大。因此,适当降低优秀青年设计师评选名额可能更为合理。
特此报告。
附件:
1、第四届优秀青年设计师申报情况统计表
2、第四届优秀青年设计师单位和专业分布
3、历届优秀青年建筑师、设计师名单
附件1-3下载
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
2021年12月